返回列表 发新帖

主题: 雅韵网---出现“中国”字样的国宝重器:“何尊”

查看: 6339|回复: 0

雅韵网---出现“中国”字样的国宝重器:“何尊”

[复制链接]

1937

主题

1938

帖子

6877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6877
发表于 2018-8-27 10:42:0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1.webp.jpg

陕西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有一叫“何尊”的镇国之宝,为西周成王五年(公元前1038)铸造,距离今天有3050多年的历史,已被列入中国64件永久不准出国展出的国宝级文物目录中。经专家鉴定,何尊是西周成王时期一名何贵族因得到周王赏赐,特制作器皿以资纪念,故把这个青铜器命名为“何尊”!

国宝重见天日
陕西宝鸡市贾村镇西街一陈姓家屋后有一个约1立方米的大土块。1963年的一天,陈家挖土块时竟从里边滚出一件古铜器。1965年8月,陈家因经济拮据,就把这件青铜器与一些废铜装在麻袋里卖给一家废品收购站,总共卖了30元钱。1965年9月的一天。宝鸡市博物馆职工老佟到废品站看到了这件古器,立刻双眼放光。只见这件青铜器高38.8厘米,口径28.8厘米;重14.6公斤,它口圆体方,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,颈部饰有蚕纹图案,口沿下饰有蕉叶纹。整个尊体以雷纹为底,高浮雕处则为卷角饕餮纹,圈足处也饰有饕餮纹。老佟当天就将这座宝物买回了博物馆,收藏至今。
2.webp.jpg
1975年,国家文物局调集全国文物精品去日本展出,“饕餮铜尊”因造型图案精美被选送。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在清除铜尊的锈蚀时,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,在国内外引起强烈震动。马承源考证该铜尊是一位何的人所制,将其命名为“何尊”。国家文物局随即取消了何尊赴日本展出。1976年,美国执意邀请“何尊”赴美展览,并为“何尊”投保3000万美元。2002年1月,国家文物局规定全国64件国宝永久不准出国展出,“何尊”名列其中。  

何尊的价值
青铜铭文是用青铜铸造的宝贵历史,除了印证或弥补史籍的不足外,还代表着真实、诚信、久远,代表着不朽。何尊的最高价值就在于尊内铸有122字的铭文,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,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:“唯王初壅,宅于成周。复禀(逢)王礼福,自(躬亲)天。在四月丙戌,王诰宗小子于京室,曰:‘昔在尔考公氏,克逨文王,肆文王受兹命。唯武王既克大邑商,则廷告于天,曰:余其宅兹中国,自兹乂民。呜呼!尔有虽小子无识,视于公氏,有勋于天,彻命。敬享哉!’唯王恭德裕天,训我不敏。王咸诰。何赐贝卅朋,用作庾公宝尊彝。唯王五祀”。

铭文大意是:成王五年四月,周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,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。周王于丙戌日在京宫大室中对何姓贵族进行训诰,内容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,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。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,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,统治民众。周王赏赐何姓贵族贝30朋,何因此作尊,以作纪念。这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勉励的文告,与《尚书·召诰》、《逸周书·度邑》等古代文献相合,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,对研究西周初年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。而其中“宅兹中国”(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)更是“中国”最早的文字记载,首次在何尊铭文中出现,这是中国人应该记住的一件大事,更是“”族人的荣耀!

“何尊”的发现,同样对何姓起源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,它告诉我们,早在西周成王时期就存在何姓,何姓历史至少有三千多年,比秦以后的“韩改何”还要早近千年。
3.webp.jpg
2012年6月15日至17日,世界何氏总会何道深总会长一行8人在宝鸡市旅游局局长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任周方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 “镇国之宝”,任院长在座谈中盛赞国宝何尊,同时盛赞西周何姓贵族的“超前眼光”,三千多年前能在何尊中首次把“中国”二字作为词组记载下来,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。据博物馆任雪莉博士介绍,除了何尊外,还有一个青铜器叫“何簋”(“簋”音读gui),已被香港私人收藏。



  文章来源于网络
  扫描二维码,下载APP,获取更多信息。

雅韵论坛APP下载.jpg

雅韵商城APP下载.jpg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返回列表 发新帖

手机版|

Copyright © 2015-2016 | 雅韵网  版权所有 ( 鲁ICP备15026096号-1 ) | GMT+8, 2023-12-8 04:22 |鲁ICP备15026096-1

济宁网站建设济宁微信开发

返回顶部